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拼音:chù lèi páng tō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周·姬昌《周易·系辞上》、《周易·乾》。       触类旁通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常用于学习方面。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触类旁通.jpg   成语出处       西周·姬昌《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也。”       西周·姬昌《周易·乾》:“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后世据此典故总结出成语“触类旁通”。 成语典故       《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在《周易》中,把宇宙万物按其类特性的不同分为阴阳两大类(两仪),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四大类(四象),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大类(八卦),乾、坤、屯、蒙、需、讼等六十四卦显示的六十四小类及三百八十四爻显示的三百八十四小类。       《易传·系辞上》指出:“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意思是将某件事情或者某种思想,不断地延伸扩展,就能推衍到其他的事情上或者其他思想上,举一反三。当掌握了一件事情或者一类知识的规律后,就可以由此推断出同类事情的规律,这能够将天下所有同类的事情或者所有同类的事物规律联系在一起。如果能够从中掌握不同种类事物其中的不同规律,再加上足够的辨析能力,那么天下所有的事情或者所有的事物,就都将掌握在其中了。 成语寓意       触类旁通是一种方法,也是人的一种悟性,它能够让我们处理起问题来能化繁为简、事半功倍。通过分析、归纳、总结,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与事件中得到一套普遍适用的方法,然后去处理接下来的问题。处理问题时多观察、勤思考,触类旁通,通过现象看本质。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触类旁通”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常用于学习方面。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运用示例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事有是非,辞有工拙,触类旁通,启发实多。”       作家·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我真高兴,得着两个新鲜的意思,让我对于生活的方法,能触类旁通的思索一回。”       作家·赵沁平《育人三十六则》:“在循循善诱中鼓励学生进行自发的思考,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